学校要闻

  • 2025
    07.20
    7月17日,我校与兰州大学联合承办的“反应扩散方程理论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和学生齐聚我校,共同开启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学术研讨会合影张农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对数学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张农校长致开幕辞随后,专家代表、南京大学钟承奎教授致辞。他希望通过深入研讨,共同推动反应扩散方程的研究发展。钟承奎教授致辞会议期间,兰州大学教授李万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尹会成、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冯兆生、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杜增吉、兰州交通大学教授霍海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方健、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严兴杰分别作学术报告,分享了反应扩散方程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精彩的学术报告得到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现场听众纷纷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讨论。杜增吉教授报告本次研讨会为参会人员搭建了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合作分享的平台,为促进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交叉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校稿:李咏一审:苏有慧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7.15
    近日,2025年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在南通大学成功举办。我校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创新实力与出色表现,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同时,在产业赛道实现新突破,取得省赛决赛一等奖,创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校稿:李咏一审:袁兴国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7.14
    7月9日上午,苏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周玉玲,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志宏,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萍,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涧秋等一行来我校交流。我校党委书记刘洋,校长张农,党委副书记李苏北,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万传鹏出席交流会。刘洋对苏州城市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作为两座城市的市属高校代表,徐州工程学院和苏州城市学院近年来密切交往、相互支持,建立了深厚情谊。希望两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多领域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张农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和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两校传承既往,继续相互支持、携手发展、共赢未来。周玉玲和赵志宏对我校事业发展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们表示,两校肩负共同的使命,情谊深厚。期待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双方深化交流、共同进步,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苏州城市学院宣传部、学研处、人事处、教务处、保卫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负责人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产教
  • 2025
    07.12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服务站建设水平,7月10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王娟一行到我校指导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工作。副校长王逢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赵崇德、云龙区副区长马迪等陪同活动。会上,王逢博简要介绍了我校事业发展情况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开展状况。他围绕“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就业创业帮扶”“国防教育示范”三个方面,重点解读了我校为退役师生创新打造的“管诉求、解问题、享尊崇”工作路径,实现了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回应退役师生关切,强化校地工作协同、优化服务事项流程,在助力退役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持续发力。听取汇报后,指导组实地考察了我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办公场地、设施配置及文化氛围营造情况,详细查阅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政策落实台账等资料。王娟对我校服务站建设成效和特色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服务站工作人员、退役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下一步,我校将持续以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助力退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校稿:李咏一审
  • 2025
    07.10
    7月7日至10日,我校举办2025年度中层干部暑期培训班。培训班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为主题,通过深入学习领会近年来学校出台的重要制度,梳理现有制度执行情况,强化各单位依法办学意识,提升干部规范履职能力。培训班分集中学习、分组研讨、制定制度清单三个阶段。校党委书记刘洋作开班动员讲话,校长张农作专题报告,在徐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参加培训。刘洋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是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和干部培训工作要求,是深化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各单位要深刻理解制度建设的前瞻性、规范性、程序性、时效性、严肃性、纪律性要求,加强制度学习研讨,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管理规范化水平。张农在专题报告中系统分析了学校治理存在的瓶颈和短板,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提出重构制度体系、优化权责配置、强化学术治理、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决策闭环“五大路径”,为制度优化提供了顶层设计框架。集中培训由校党委副书记李苏北主持,校领导姜慧、王逢博、谭文轶、万传鹏及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就相关领域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7月9日至10日,培训班分五组对全校各条块重要规章制度进行了充分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校制度“废改
  • 2025
    07.04
    7月4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十一次学习会,本次学习会主题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艳一行到会列席旁听,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刘洋主持学习会。刘洋指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学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校党委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专题读书班、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认真查找问题,校正思想偏差,使学习过程成为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刘洋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各级党组织要持续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勇于直面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会上,校纪委书记万传鹏领学《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作重点解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文轶分别围绕学习主题并结合岗位工作交流学习体会。刘艳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列席旁
  • 徐工院 ·人物
  • 校史
    •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方天地里,五张书桌拼成了一个独特的青春坐标系。同宿舍、同专业的五位青年——刘畅、卢咨滔、王家文、吴志鹏、杭晔,以公式为舟,热爱为桨,在浩瀚的数字海洋中,各自描绘出耀眼而独特的轨迹。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成为学院引以为傲的优秀校友。公式为舟,同窗为帆:协同共进的力量这方十余平米的宿舍,是休憩之所,更是思想碰撞的“学术孵化器”。宿舍长卢咨滔创新提出“阶梯式学习法”,将《数值分析》《实变函数》等硬核课程转化为趣味“闯关任务”。每晚十点的 “数海夜话”, 从最初的课程吐槽会蜕变为学术研讨会。四年间,这个紧密协作的团队交出了一份闪亮的“集体答卷”:摘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6项;主持完成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等荣誉17项。他们用行动诠释:在数学的星空下,同行者的智慧叠加,能照亮更远的征途。每一次激烈的研讨,每一个公式的推演,都成为创新思维拔节生长的沃土。数学筑基,跨界生辉:多维绽放的可能数学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更是探索世界的坚实基石。这五位青年才俊,以数学为内核,积极向外拓展,生动演绎了“一专多能”的精彩:刘畅展现语言天
    • 二十年前,那个在绿茵场上奔跑、在学生会活动中奔走的青年不会想到,那些在校园里反复练习的韧性和思维,在未来会有新的重量。从零起步的创业征程,到如今执掌超百亿产业基金,朱海飞用二十年时间,将母校“格物致知 敬业乐群”的校训熔铸成商业哲学,他始终相信:“真正的创业,是一场把校训刻进商业基因的漫长修行。”朱海飞是我校 2000 级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的校友。作为无锡拓海投资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以“产业+资本”的创新模式,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独特航迹。目前,由朱海飞创立的公司同时管理着 8 支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是民营私募管理的佼佼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藏青基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盐湖提锂项目股权并购基金。回溯创业征途,最动人的并非高光时刻的镁光灯,而是暗夜独行的剪影。创业初期,在资金和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朱海飞选择背起行囊直入产业腹地,系统考察了全球五大 洲主要盐湖锂矿区,足迹遍及南美“锂三角”、北美银峰盐湖及青藏高原盐湖群。通过一次次的产业调研与思考,这位并非科班出身的创业者不仅通晓了盐湖提锂核心技术难点,更构建起涵盖资源分布、提纯工艺及产业政策的完整知识体系。企业发展到中期,遇到了
    • 在时光长河里,总有一些人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唐素娟,这位徐州工程学院1996届经济管理专业的校友,便是这样一位散发着独特光芒的人。大家亲切地唤她“娟姐”,而她的人生,恰似一场充满奋斗与温暖的精彩旅程。校园时光:活力绽放,师恩相伴学生时代的娟姐,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活力满满。那时的她是财经系(原彭城职业大学财经系)的学生会主席,组织起活动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不管是策划文艺晚会,还是协调学习交流活动,她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运动场上的娟姐,更是耀眼得如同璀璨星辰。连续三年,校运会女子1500米和3000米长跑冠军的奖杯都被她稳稳捧在手中。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团队在足球、篮球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多次勇夺桂冠。在赛场上,她挥洒汗水,过关斩将,凭借顽强的毅力为团队赢得荣誉,也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娟姐回忆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社科系(原彭城职业大学社科系)的秦洁才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是秦老师鼓励她加入学生会,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可、被信任,自信的种子也由此在心底生根发芽。在校期间,秦老师还常常督促她好好学习专业知
    • 在竞技赛场上,每一块金牌都来之不易,它不仅凝聚着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拼搏和汗水,也离不开教练团队始终如一的陪练和坚守。教练们用坚实的肩膀托举起运动员的荣誉,他们是金牌背后的英雄。我校2019届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友宋庆贺便是这样一位金牌背后的英雄。宋庆贺,现任国家女子手球队体能教练。尽管走上工作岗位时间并不长,他的工作经历却十分丰富。他曾担任广东皮划艇队体能总教练,备战东京奥运会、十四届和十五届全运会;也曾作为国家八一海军五项队体能教练,备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此外,他还担任过河北、贵州、四川、广西等多省多项目体能总教练。作为国家队的复合团队成员,宋庆贺服务过皮划艇世界冠军李强、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郑鹏飞、亚运会冠军黄杰仪等多位优秀运动员。宋庆贺的成长之路离不开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清晰规划。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获得校级、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校内单项奖学金。他积极投身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担任校田径队体能教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带领团队在
    • 走进吕登建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敢想才有机会,敢干才能成功”几个大字,这是他的座右铭。从“打工人”到创业者,吕登建凭借着敢想敢干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吕登建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2007届机本专业校友,现任上海久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汉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徐州工程学院苏州校友会理事。谈起吕登建,勤奋、热心、有活力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大学时期的他刻苦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助)学金。他富有上进心,工作执行力强,积极主动投身于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内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歌唱比赛等大型社团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校期间,吕登建曾担任班级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获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大学毕业后,吕登建入职国内著名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他从该企业制造部结构车间的一名管培生起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工艺总体室主任、质保部部长、质量总监,珠海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踏实肯干的他,深受企业领导和部门同事的信任和喜爱。2013年,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质量奖”。他所在的部门被评为公司
  • 招生·就业
  • 就业

专题网站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