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2025
    09.17
    2025年暑期,我校机电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16项,并两度荣获“优秀组织奖”,14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在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赛)和“科友杯”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省赛)中,我校学子在郭华锋、刘丽丽、谢奇志、唐珊、孙健、王前、郭潇樯、陈亮、李洪盛、李龙海等老师指导下共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由郭华锋、于萍老师指导的参赛队荣获全国二等奖。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中,由郭华锋、何敏、宋威、刘磊等老师指导的参赛队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由唐珊、周兴军、刘丽丽、陈亮等老师指导的参赛队共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由张宁、杨峰、赵恩兰老师指导的参赛队荣获金相技能大赛国赛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1项。在中国好创意大赛中,由刘
  • 2025
    09.16
    9月15日上午,江苏省人社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殷海忠,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闫岩一行来我校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李苏北,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玲,人事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李苏北代表学校对殷海忠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事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推进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殷海忠听取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介绍,对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成绩给予高度赞扬。调研期间,殷海忠一行实地参观了我校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文史研究馆(文昭阁)和校史馆。校稿:李咏一审:洪涛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9.15
    9月13日,徐州工程学院邳州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邳州天鸿科技大厦举行。校领导、学院代表、校友工作办公室、嘉宾代表,以及在邳州工作生活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会伊始,现场播放了徐州工程学院宣传片,生动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成果与精神风貌,唤起校友们对校园时光的深切回忆。校党委书记刘洋、校长张农通过视频连线,向邳州校友会的成立送上诚挚问候。他们表示,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声誉的重要名片。邳州校友会的成立,为在邳校友搭建了一个联络感情、交流信息、共谋发展的平台。希望邳州校友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校友,携手并肩、砥砺前行,与母校同频共振、共同发展。同时,鼓励校友们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展现徐工院校友的风采。欢迎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校党委副书记李苏北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及未来愿景规划,并为邳州校友会授牌,向会长、副会长等颁发聘书。会后,与会校友召开了交流座谈会。校友们回忆求学时光,分享生活经历,畅叙校友情谊,围绕校企合作、校友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校稿:李咏一审:韩天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9.12
    近日,科睿唯安公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数据,我校化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前1%学科排名,统计周期内累计发表论文434篇,总被引7957次,篇均被引18.33次,标志着该学科研究水平已具备国际影响力,迈入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至此,我校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徐州工程学院学科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交叉融合、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集中资源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在工程学、化学等学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此次“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是学校长期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深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成果。校稿:李咏一审:黄忠东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9.12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扎实推进本科生考研工作,9月11日下午,我校召开2026届本科生考研工作推进会。校领导刘洋、陈新忠、王逢博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逢博主持。学校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刘洋围绕“抓考研、促学风、强就业”三个方面,对高质量做好考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抓好考研工作的重要性,精准做好考研综合保障,扎实推动考研提升专项行动落地见效。他要求,各二级学院切实扛起主体责任,职能部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辅导员全面加强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考研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成绩达标,推动学校考研工作持续稳步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王逢博就进一步推进考研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措施。会上,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别作经验交流,分享了学生考研保障工作的特色做法。校稿:李咏一审:耿中华二审:刘连启终审:李玲
  • 2025
    09.10
    9月10日下午,我校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暨干部教师大会。全体在徐校领导出席大会。全体中层干部(含跟岗锻炼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学院教师代表等参加大会。校党委书记刘洋主持大会。大会公布了2024年度以来在教书育人、学术科研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代表名单,包括:江苏省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者,江苏省“333工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入选者,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江苏省美育大讲堂优课、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获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留学生辅导员、江苏省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获奖者等。校长张农作题为《规范发展 深化改革 围绕规划目标继续进步》的报告,并部署下半年工作。他回顾了暑期工作主要成效,重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校地融合、国际交流、特色活动、治理效能、党的建设十个方面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他指出,面对新学期各项工作任务,一要聚焦内涵建设,进一步夯实核心指标与综合实力;二要聚焦特色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辨识度与社会
  • 徐工院 ·人物
  • 校史
    •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方天地里,五张书桌拼成了一个独特的青春坐标系。同宿舍、同专业的五位青年——刘畅、卢咨滔、王家文、吴志鹏、杭晔,以公式为舟,热爱为桨,在浩瀚的数字海洋中,各自描绘出耀眼而独特的轨迹。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成为学院引以为傲的优秀校友。公式为舟,同窗为帆:协同共进的力量这方十余平米的宿舍,是休憩之所,更是思想碰撞的“学术孵化器”。宿舍长卢咨滔创新提出“阶梯式学习法”,将《数值分析》《实变函数》等硬核课程转化为趣味“闯关任务”。每晚十点的 “数海夜话”, 从最初的课程吐槽会蜕变为学术研讨会。四年间,这个紧密协作的团队交出了一份闪亮的“集体答卷”:摘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6项;主持完成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等荣誉17项。他们用行动诠释:在数学的星空下,同行者的智慧叠加,能照亮更远的征途。每一次激烈的研讨,每一个公式的推演,都成为创新思维拔节生长的沃土。数学筑基,跨界生辉:多维绽放的可能数学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更是探索世界的坚实基石。这五位青年才俊,以数学为内核,积极向外拓展,生动演绎了“一专多能”的精彩:刘畅展现语言天
    • 二十年前,那个在绿茵场上奔跑、在学生会活动中奔走的青年不会想到,那些在校园里反复练习的韧性和思维,在未来会有新的重量。从零起步的创业征程,到如今执掌超百亿产业基金,朱海飞用二十年时间,将母校“格物致知 敬业乐群”的校训熔铸成商业哲学,他始终相信:“真正的创业,是一场把校训刻进商业基因的漫长修行。”朱海飞是我校 2000 级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的校友。作为无锡拓海投资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以“产业+资本”的创新模式,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独特航迹。目前,由朱海飞创立的公司同时管理着 8 支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是民营私募管理的佼佼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藏青基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盐湖提锂项目股权并购基金。回溯创业征途,最动人的并非高光时刻的镁光灯,而是暗夜独行的剪影。创业初期,在资金和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朱海飞选择背起行囊直入产业腹地,系统考察了全球五大 洲主要盐湖锂矿区,足迹遍及南美“锂三角”、北美银峰盐湖及青藏高原盐湖群。通过一次次的产业调研与思考,这位并非科班出身的创业者不仅通晓了盐湖提锂核心技术难点,更构建起涵盖资源分布、提纯工艺及产业政策的完整知识体系。企业发展到中期,遇到了
    • 在时光长河里,总有一些人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唐素娟,这位徐州工程学院1996届经济管理专业的校友,便是这样一位散发着独特光芒的人。大家亲切地唤她“娟姐”,而她的人生,恰似一场充满奋斗与温暖的精彩旅程。校园时光:活力绽放,师恩相伴学生时代的娟姐,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活力满满。那时的她是财经系(原彭城职业大学财经系)的学生会主席,组织起活动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不管是策划文艺晚会,还是协调学习交流活动,她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运动场上的娟姐,更是耀眼得如同璀璨星辰。连续三年,校运会女子1500米和3000米长跑冠军的奖杯都被她稳稳捧在手中。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团队在足球、篮球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多次勇夺桂冠。在赛场上,她挥洒汗水,过关斩将,凭借顽强的毅力为团队赢得荣誉,也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娟姐回忆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社科系(原彭城职业大学社科系)的秦洁才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是秦老师鼓励她加入学生会,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可、被信任,自信的种子也由此在心底生根发芽。在校期间,秦老师还常常督促她好好学习专业知
    • 在竞技赛场上,每一块金牌都来之不易,它不仅凝聚着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拼搏和汗水,也离不开教练团队始终如一的陪练和坚守。教练们用坚实的肩膀托举起运动员的荣誉,他们是金牌背后的英雄。我校2019届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友宋庆贺便是这样一位金牌背后的英雄。宋庆贺,现任国家女子手球队体能教练。尽管走上工作岗位时间并不长,他的工作经历却十分丰富。他曾担任广东皮划艇队体能总教练,备战东京奥运会、十四届和十五届全运会;也曾作为国家八一海军五项队体能教练,备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此外,他还担任过河北、贵州、四川、广西等多省多项目体能总教练。作为国家队的复合团队成员,宋庆贺服务过皮划艇世界冠军李强、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郑鹏飞、亚运会冠军黄杰仪等多位优秀运动员。宋庆贺的成长之路离不开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清晰规划。在校期间,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获得校级、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四年获得校内单项奖学金。他积极投身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担任校田径队体能教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带领团队在
    • 走进吕登建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敢想才有机会,敢干才能成功”几个大字,这是他的座右铭。从“打工人”到创业者,吕登建凭借着敢想敢干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吕登建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2007届机本专业校友,现任上海久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汉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徐州工程学院苏州校友会理事。谈起吕登建,勤奋、热心、有活力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大学时期的他刻苦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助)学金。他富有上进心,工作执行力强,积极主动投身于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内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歌唱比赛等大型社团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校期间,吕登建曾担任班级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获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大学毕业后,吕登建入职国内著名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他从该企业制造部结构车间的一名管培生起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工艺总体室主任、质保部部长、质量总监,珠海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踏实肯干的他,深受企业领导和部门同事的信任和喜爱。2013年,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质量奖”。他所在的部门被评为公司
  • 招生·就业
  • 就业

专题网站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