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我校在中心校区B101会议室举行“同心双建”课题调研成果汇报会。校党委书记王超,副校长殷惠光、刘洋出席会议,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组织负责人,各课题组负责人,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汇报会由刘洋副校长主持。
建言献策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同心双建”活动,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调动了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本次调研按照“党委出题,党派选题”的方法,由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组成4个课题组,围绕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部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汇报会上,校民革支部宣传委员张建昆副教授代表民革支部和民建支部就《关于我校申报硕士点单位的调研与建议》、校民盟委员会主委齐慧源教授代表民盟委员会就《关于构建我校“产教研”融合办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校民进支部主委魏贤梅副教授代表民进支部就《非遗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提升研究》、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潘跃武教授代表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就《关于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服务地方水平的建议》进行了汇报,分别从课题的选题背景、问题现状、对策研究等,为学校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王超书记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取得的调研成果,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4个调研报告视野开阔、内容新颖、重点突出、成果丰硕,提出了很多有深度、有创新的观点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切合学校发展实际,对校党委、行政完善决策和改进工作很有帮助。
王超书记强调,去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徐州工程学院创建区域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徐州大学”。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全面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思践悟,领会新思想、适应新要求、担当新作为,谱写地方应用型高校奋进之笔。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希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学校发展战略,为创建徐州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超书记要求相关部门要与课题负责人加强沟通、交流、协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调研报告,积极吸纳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发展成果。
刘洋副校长在讲话中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合作共事,进一步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
汇报会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就课题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校党委统战部供稿)